讀書心得《人间值得》_ 中村 恒子

俄勒岡小婦人
4 min readSep 15, 2020

--

在大致看完簡介後,這一類型的散文不是我平常會看書的類型,可是最近被史無前例的俄勒岡的秋季野火搞得惶惶度日、足不出戶(截至今日燒掉了一百萬英畝!!!),原來氾濫的瘟疫不是最令人恐懼的,更可怕的是一口安全的空氣都不得呼吸,沒有適當的防護設備,家中雖有門卻一步也沒勇氣踏出去,空汙指數也總停在「非常不健康」的等級,還必須正視地球暖化的未來會災情不斷的事實。

在這樣焦急又恐懼的心情下,一位活到90多歲的心理醫師奶奶的生活散文,溫暖樸實的文字正是我當下需要的,但又不住懷疑,這種古老的生活態度足以撫慰我們走向未來嗎? 當我打開心房逐篇閱讀時,反覆思索自己的處境,卻被奶奶堅毅溫柔的態度感動得眼眶濕潤,感慨人生多難,卻止不住奶奶瀟灑的姿態。

以下分享幾個我感觸最深的心得:

▊適度的生活便是好

工作本來就是為了金錢、為了維繫生活,養活自己和家人,無論有沒有夢想,本身就是一件必須且重要的事情,維持生活最基本限度的需求,無求於他人,已經很偉大,不用糾結於工作體面、遠大理想、改變世界、享受高端生活等企圖,讓欲望為身心帶來過度的壓力和傷害;選擇健康適度的工作和平衡的生活便是好的,畢竟沒有健康,一切也將失去意義。

即便笨拙也要堅持下去

▊與其培養自信,不如認識自己

所謂的自信,是克服困難後所收穫的一種成長感,並不是可以靠外在、名牌或金錢而獲得的,盲目地建立自信其實根本沒有意義,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去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,釐清重要的事做為中心,積極地行動比較有意義。

當普遍在亞洲我們都覺得外國人很有自信,勇於表達自己,可實際生活在外,發現這裡很多的人對環境都不願意客觀的認識,在空汙嚴重的院子全家烤肉、慢跑健身、遛狗、讓兒童在戶外巷弄玩耍;不用戴口罩反正新冠病毒都是謠言,自己將會百毒不侵,那種排拒事實、過度自信的態度,更顯示有沒有自信這件事情真的沒有意義,人生並不會因為自信程度高,就能保證做出更好的選擇、擁有更好的人生,寧願認清當下的事實和自己的健康狀況,做出最好的行動。

「了解自己、接納自己」

▊放下不當的期待,對生活的小事心懷感激

不要誇張了「幸福」的價值,幸福並不是一種可持續、和他人比較的計量單位,反倒是一種不可靠的感覺;跟他人進行比較、追求不切實際的幸福感都是有害的,無所謂他人評價我們幸不幸福,都沒有意義,而把心力著重在「自己如何才能快樂的生活?」,「為自己能愉快生活付出努力!」,做出切合實際的事情,自然能收獲心安理得的平靜生活。

「不完美也是可以的!」

▊強迫改變他人是不可能的

保持距離是人際交往最重要的事情,彼此尊重界線,即便是家人若分不清處,只會把雙方都搞得非常痛苦,人是不可能改變他人的,也沒有一種關係,可以約束對方有義務要對你好,「來則歡喜、去則放手」,帶著要求回報的心態去經營關係,反倒是把關係拉得更遠了,不如自己想方設法地創造快樂來的重要。

「我們本身就會有孤獨和不安的感受,但不論如何,我只能活下去。」

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實踐,不必追隨他人腳步,不必和他人比較」

▊光是傾聽一個人的煩惱,就能讓他感到輕鬆

把對方放到平等的位置上,帶著包容去同理對方的感受,無論對方說什麼,都不用批判,無須接受或過度同情,也不用給出解決辦法。

有時候,溫暖的傾聽就是最大的溫柔

焦慮的時候,只要珍惜當下便好了

▊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人活著

能具備獨立能力的生活,也不要阻礙別人自立,照顧好眼前當下的大小事務,保持有目標的生活,忙碌著就可以減緩憂慮,人本來就無法掌控外在,不如回到當下,順其自然地走下去,當痛苦過去了,也就收穫了一份輕鬆;就算接連不順利,也不要停止腳步,人生本來如此,依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地調整,持續前進就會走出低谷。

人只要出生就會面對死亡,能吃飽能睡好,有維持生活的工作,一切總會有辦法的

孤獨也很棒,不必迎合別人,也不一定等於寂寞

--

--

俄勒岡小婦人
俄勒岡小婦人

Written by 俄勒岡小婦人

分享|學習|烹飪|故事|Taiwanese in Oregon

No responses yet